微信分销要打破粗放思维,走向精细化运营
2014年微信分销的概念很火,这是最火的一年, 也是通过价格打战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的一年。这也是微信分销概念被炒的不可收拾的一年。 今年开始,微信分销要打破粗放型的思路,走向精细运营阶段。
三年三步走线上线下融合
今年“三八”节,永辉、物美(华北)、家乐福、麦德龙、屈臣氏等20家超市联合口碑尝试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。以永辉超市为例,用户只要进入口碑平台上永辉超市的在线店铺,就可以提前领取10样优惠券,领取后即可到店购买核销。而已经到店的用户,也可以在店内使用支付宝扫描活动海报上的二维码,直接查看、领取单品优惠,并使用支付宝买单结算。根据用户的特征,向他们推送不同的产品和优惠,真正实现精准营销。
2014年是微信分销概念最火、创业最热的一年,也是通过价格战、补贴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的一年。到2015年价格战和补贴依然继续,但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被激发出来,微信分销的竞争也开始趋于理性。2016年,微信分销迎来一个重要的拐点,微信分销领域巨头的领先地位逐渐确立,大家开始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展开更加理性的摸索。
过去的一年,美团点评、百度糯米补贴降温,纷纷喊出了互联网下半场,重心转向了B端;蚂蚁金服“复活”了口碑,支付宝上线开放平台、推出春雨计划一二期,说要拿出10亿和1亿帮助开发者和商家;微信支付需要入口,于是悄然布局线下,年末推出小程序,2016年共投入了3亿扶持服务商。口碑、百度糯米和新美大等较早提出为商家赋能的战略,微信分销的几个巨头在2016年冷却的市场中,对未来趋势的认识基本一致,即靠大数据和技术赋能吸引,以及创造性的营销赋能。
2017年初,先有李彦宏在电话会议上宣布补贴虽减少,但微信分销业务不可或缺。随后王健林牵着银联的手,底气十足地宣布线上线下融合方面,没有人占得先机。显然,几大巨头都已经清楚地看到,用户的痛点已经从C端转移到了B端,商户赋能成了微信分销的下一站,谁能先行满足B端需求,谁就能拿下这一盘。
新的起跑线都在争抢先机
口碑CEO范驰去年强调,口碑做的不是团购与导流,而是赋能。口碑的重点是为吃喝玩乐等行业的商家提供定制化的方案,支付宝则覆盖了其他行业,比如物流和医疗,支付宝上线了“我的快递”的信息流卡片,跟踪物流信息;也可以用支付宝挂号、缴费、查报告等全流程移动就诊服务。
百度糯米采用的是“进店即会员”,通过线下布局智能硬件产品,利用WIFI指纹+LBS,打通地图和搜索的数据,如精准识别到店的用户画像。百度糯米方面表示,这样可以避免多人就餐,但只有一人支付,就错过沉淀其他会员的机会。
腾讯虽然投资了美团点评,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没有自身的生活服务平台,糯米、口碑等微信分销平台都会为各行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,可是微信却很少。微信支付运营总监黄丽称,微信做的是底层,提供最基础的接口,定制化的方案主要是服务商去做。
对于微信没有微信分销等生活平台入口,黄丽表示,微信基础的理念是去中心化,商户是分散的结构,不会在一个页面里将所有商家做呈现或排名。生活服务平台中线上排队和扫码点餐等功能,原来通过H5,未来商家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。后者在微信眼中,瞄准的就是线下,而且思路跟上面很像:不做定制化,同样是提供基础接口,让商家自己根据需求开发。小程序的应用场景团队也还在探索,但是核心会是“线下+流程缩短+极简化”。